• 2023-02-15
    作为农业“芯片”,小小的种子关系到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只有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才能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才能让中国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 。一起来学习!
  • 2023-02-14
    2022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国家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推进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便于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现将2022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发布如下。粮食生产支持1.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为适当弥补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的种粮成本支出,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2022年中央财政继续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释放支持粮食生产积极信号,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补贴对象为实际承担农资价格上涨成本的实际种粮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提升补贴政策的精准性。补贴标准由各地区结合有关情况综合确定,原则上...
  • 2023-02-14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全国“三夏”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5月2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民以食为天。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实现夏粮丰收对于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稳定物价、做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三夏”工作正在全国逐步展开,夏收是当前“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刻不容缓。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夏收工作,保障人员和机具畅通无阻、农资运输配送高效有序,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违规私设关卡,影响夏收。农业农村部要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密切跟踪机收队伍行程,加强组织调度和装备、油料保障等,开通农机绿色通道,设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全力保障跨区机收作业有序进行。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影响“三夏”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不误农时、颗粒归仓。对因工作不力影响夏收和夏粮生产的,要严肃追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2023-02-14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地区冲突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上升。能否夯实“三农”压舱石,对经济社会大局至关重要。今年粮食安全有保障吗?农民增收如何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怎样巩固住?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看“三农”:压力之下保持平稳运行 问: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如何?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今年受疫情点状散发、国际市场波动等影响,夺取粮食丰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确实面临更大压力。农业农村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好势头。稳生产方面,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将粮食和大豆生产目标下达各省份,指导各地抓好冬小麦促弱转壮,协调打通农民返乡下田、农机上路作业、农资调剂调运的堵点卡点,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产销衔接。提收入方面...
  • 2023-02-14
    转载)12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表示,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化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近期将公开发布。《规划》提出,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规划》明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聚焦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就是“三个提升、三个建设、一个衔接”。聚焦“三个提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一个“提升”,即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这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规划》提出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保障其他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 2023-02-14
    任何商品都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为商品本来就有的使用价值,比如农药是用来治病虫草害的; 社会属性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体现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的特点。理解农药的社会属性,正确把握农药在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地位和价值,才能真正理解农药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1 农药的政治 “烙印” 农药是一种商品,作为农业生产资料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已经被现代政治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被赋予了深刻的当代政治特性。 1.1 关乎 “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人无粮不死即病,国无粮或乱或亡。粮食安全一剑封喉,乃真正的 “国之大者”。农药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由于病虫草害造成的全球粮食产量损失达20%~40%,如果放弃现有的农药使用,这些作物的损失将翻倍。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尽管使用了农药,但病虫草害仍然造成了粮食产量20%~40%的损失,如果农药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粮食产量的损失会更少一些;其二,如果放弃现有农药的使用,粮食产量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