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4
      本网讯 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工作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中国农业科学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部署,坚持“四个面向”,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潜心研究攻关,奋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专致贺信,提出明确要求,寄予殷切期望。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聚力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国家队、领头羊,中国农业科学院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国家战略需要和产业紧迫需求出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好服务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要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加强基因编辑、生物育种、合成生物学、人工...
  • 2024-06-19
        据6月中旬土壤墒情监测结果,华北、黄淮北部、西北东部夏玉米种植区大部干旱,局地重旱,南方夏玉米区墒情适宜,局地墒情过多。当前正值夏玉米播种出苗关键期,当前应以抗旱保播种保出苗为重点指导农民科学灌溉,墒情不足至干旱地区在种肥同播后立即浇灌出苗水,小水快灌,确保玉米早出苗、出全苗。玉米生长中期应做好水肥调控,促玉米增粒数、快灌浆。玉米生长后期少量补水补肥,防早衰、增粒重。大力推广浅埋滴灌、微喷带、地埋可伸缩式喷灌及大型喷灌机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措施,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确保水肥精准供应,促进节水增粮。 华北种植区 (一)基本情况。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部夏玉米种植区。5月中旬以来,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成—1倍,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持续高温导致土壤失墒加快。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出现干旱(夏玉米播种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地区夏播作物出苗缓慢、已出苗的玉米长势偏弱。 (二)灌溉建议。据气象...
  • 2024-06-05
    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水稻品种抗性、栽培情况和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早稻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58亿亩次。 其中,水稻二化螟、“两迁”害虫、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稻瘟病及其他病虫害偏轻至中等发生。 发生趋势 二化螟在华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湘北、湘中、赣北、赣中及沿江沿淮局部地区大发生,华南中西部、西南南部稻区偏轻至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5800万亩次。 稻飞虱在华南、江南中西部稻区偏重发生,西南南部、江南东部、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在华南中西部偏重发生,华南东部和南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5000万亩次。 纹枯病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西南南部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6000万亩次。 稻瘟病在华南东部和南部、江南、长江中游稻区中等发生,丘陵山区、老病区和感病品种种植区局部重发风险高,全国发生面积1000万亩次。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白叶枯病、三化螟、大螟等其他病虫害在部分稻区有一定程度发...
  • 2024-05-23
    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召开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和联合体试验专项整治进展通报视频会,通报2022年8月启动专项整治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强调要紧盯种业振兴目标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严格品种审定、登记和保护管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全面净化种业市场,为助力大面积单产提升、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有力的品种支撑。 开通绿色通道试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自主开展试验)和联合体试验(企业、科研单位联合自行开展试验),有效缩短了品种审定试验时间,加快了育种成果转化,但也出现了品种试验不规范、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是严格品种管理、促进市场净化的重要举措。整治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先后发现并依法依规查处问题试验主体139个次,其中绿色通道试验35个次、联合体试验104个次,已分类采取主体清退、数据作废、限期整改等措施,切实促进了品种试验质量水平提升。 会议强调,紧盯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目标,巩固扩大专项整治成果。要严格审定标准,合理提高审定门槛;规范品种试验,强化各渠道试...
  • 2024-05-13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为做好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日前联合印发《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 《要点》强调,突出一个“严”字,发挥协调机制作用,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 工作要点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做好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一个“严”字,发挥协调机制作用,持续推进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
  • 2024-05-0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自从科创板设立以来,出现大量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经典案例,引起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将其提升到企业核心战略管理的层面。农药作为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市场竞争中具备较为明显的专利优势,农药企业主要依赖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   规模以上农药企业在准备首次公开募股以及发行上市后,为了能够持续有效地展现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视科研经费投入与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为了客观评价企业的科创属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两次修改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提出科创属性评价指标,采用“4项常规指标+5项例外条款”的结构,既要发挥科创属性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评估和战略引导作用,又要发挥资本市场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支持功能。   4项常规指标分别为: (1)最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2)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
  • 返回顶部